“眸子”这个词的发音是怎样的?

Random Image

“眸子”这个词的发音是怎样的?

1. “眸子”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眼睛,尤其是眼睛中的瞳孔部分。这个词的发音是“móu zǐ”,其中“眸”读作“móu”,声调为第二声,“子”读作“zǐ”,声调为第三声。

2. 在汉语拼音中,“眸”的拼音是“móu”,声母是“m”,韵母是“ou”,声调为第二声。而“子”的拼音是“zǐ”,声母是“z”,韵母是“i”,声调为第三声。因此,“眸子”的完整拼音是“móu zǐ”。

3.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统计,“眸”字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为0.0001%,属于较为罕见的词汇。而“子”字的使用频率则高达0.5%,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字。

4. 在文学作品中,“眸子”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物的眼睛,尤其是那些具有特殊情感或神秘感的眼睛。例如,在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就有“阿Q的眸子闪着奇异的光”这样的描述。

5. 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眸”字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其本义是指眼睛的瞳孔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眸”字的含义逐渐扩展,现在不仅可以指瞳孔,还可以泛指整个眼睛。

6. 在现代汉语中,“眸子”这个词的使用频率虽然不高,但在文学创作和诗歌中仍然占有一定的地位。例如,在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就有“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样的诗句,其中“眸子”虽然没有直接出现,但通过“波光里的艳影”这样的描写,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眼睛的细腻描绘。

7. 总的来说,“眸子”这个词的发音是“móu zǐ”,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文学创作中仍然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0)
上一篇 2025年2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8日

相关推荐

  • maka怎么读?地名或人名发音指南!

    地名或人名发音指南:Maka怎么读? 在地名或人名的发音中,Maka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但其发音可能因语言、文化背景或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Maka的正确发音,并提供实际案例帮助理解。 — # 1. Maka的基本发音规则 Maka的发音通常分为两个音节:Ma和ka。以下是其基本发音规则: – Ma: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

    2025年3月22日
    270
  • 纸上谈兵与哪个战役有关?

    纸上谈兵与哪场战役有关? 一、纸上谈兵的典故起源 纸上谈兵这一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与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密切相关。故事的主人公是赵国将领赵括,他虽熟读兵书、擅长理论辩论,但缺乏实战经验,最终导致赵军在长平之战中惨败于秦军。 重点内容:– 核心人物:赵括(赵国将领,取代老将廉颇指挥作战)。– 关键战役:长平…

    2025年3月26日
    260
  • qam怎么读?专业术语发音教学!

    QAM怎么读?专业术语发音教学! 1. QAM的发音解析 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是通信领域的核心术语,其标准发音为:/ˈkjuː eɪ ˈem/(音标标注)或 “kyoo-ay-em”(拼音式标注)。– 分音节发音:将三个字母分开读,Q读作”kyo…

    2025年4月2日
    210
  • 夸父逐日的故事出自哪本书?你知道吗?

    夸父逐日的故事出自哪本书?你知道吗? 一、夸父逐日的故事来源 夸父逐日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故事,最早记载于《山海经》。具体出处为《山海经·海外北经》和《山海经·大荒北经》,其中详细描述了夸父追逐太阳的壮举及其结局。 1. 《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 原文节选:>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

    2025年3月26日
    290
  • 望洋兴叹的成语出自哪里?

    望洋兴叹的成语出自哪里? 1. 成语出处 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秋水》。原文如下: >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2025年3月23日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