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盘的古诗词中,不乏对月色之美的描绘。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它们以玉盘为喻,展现了月色的美丽与迷人:
-
《阳关曲·中秋月》·宋·苏轼
- 诗句:“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赏析:苏轼在这首诗中以“玉盘”比喻明月,描绘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清冷与美丽。暮云散去,清寒之气弥漫,银河无声,明月如玉盘般高悬夜空。诗人感叹此生此景难得一见,不知明年此时又将在何处赏月。
-
《古朗月行》·唐·李白
- 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赏析:李白在这首诗中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将其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诗人回忆自己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做白玉盘,又怀疑它是瑶台上的镜子,飞到青云端上。这种天真无邪的想象,展现了月色的纯洁与神秘。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 诗句:(虽未直接提及玉盘,但全词描绘月色之美,值得一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赏析:虽然这首词中并未直接以“玉盘”比喻月亮,但苏轼通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诗句,展现了诗人对月色的深情凝视和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全词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是对月色之美的又一经典描绘。
-
《中秋月》·宋·晏殊
- 诗句:“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 赏析:晏殊在这首诗中以“玉蟾”(即月亮)为喻,描绘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清冷与孤寂。诗人身处异乡,独自面对月色,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羁旅之愁。同时,诗人也通过“玉蟾清冷桂花孤”等诗句,展现了月色的美丽与孤独。
-
《中秋对月》·唐·曹松
- 诗句:“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 赏析:曹松在这首诗中以“蟾盘”(即月亮)为喻,描绘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普照与无私。诗人认为月亮在中秋之夜无云遮挡,普照大地,不曾偏私地照耀某一家。这种对月色之美的描绘,既展现了月亮的普照之力,也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包容。
这些古诗词以玉盘为喻,或以其他方式描绘月色之美,展现了诗人对月色的深情凝视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它们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让我们在品味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月色之美所带来的宁静与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