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但惊艳的古诗词佳句分享

Random Image

以下是一些小众但惊艳的古诗词佳句,这些诗句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让人过目难忘:

  1.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李白《夜下征虏亭》
    • 诗句描绘了山间花朵如锦绣般点缀脸颊,江面的渔火闪烁如同夜空中流动的萤火虫,展现了大自然的温柔与美丽。
  2.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 诗句以日暮、酒醒、风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离别后的孤寂与茫然,情感深沉而动人。
  3.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春景》
    • 诗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小池塘边的景象,碧苔点点,黄鹂啼鸣,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4.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 诗句通过吹灭灯火后月光照亮白雪的场景,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明亮的夜晚美景。
  5. 梦里有时身化鹤,人间无数草为萤。——张元干《浣溪沙》
    • 诗句以梦境中的白鹤和人间的萤火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
  6.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诗句以浮云和流水为喻,形象地描绘了离别后的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
  7.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 诗句以醉卧船中、梦与星河交织的奇幻场景,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宇宙的无限遐想。
  8. 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惹人间桃李花。——白玉蟾《卧云》
    • 诗句以羽衣和烟霞为象征,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不惹尘埃的高洁情操。
  9.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 诗句以明月和星汉为背景,描绘了一个静谧而悠长的夜晚,充满了浪漫与诗意。
  10.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 诗句以绿竹和青萝为意象,描绘了一条幽静的小径和清新的自然环境,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舒适。

这些诗句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古诗词中的瑰宝。它们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也让我们在品味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5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5日

相关推荐

  • “夕阳无限好”的完整诗句及赏析

    “夕阳无限好”的完整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全诗为:“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一、诗句背景与含义 背景:李商隐在晚唐时期,身处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背景之下,内心充满忧郁和不满。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情感状态下,傍晚时分驱车登上乐游原,远眺夕阳美景时所作。 含义:诗句“夕阳无限好”描绘了夕阳西下…

    2024年12月15日
    1700
  • 赞美祖国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爱国情怀

    赞美祖国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爱国情怀 一、古代诗词中的爱国名篇 中国古代诗词中,爱国情怀是永恒的主题。许多诗人通过壮丽的语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以下是几首经典作品: 1. 《春望》——杜甫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重点内容:杜甫通过描绘…

    1天前
    60
  • 近现代剪纸主要题材,你知道几个?

    近现代剪纸艺术在题材上展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题材分类: 一、传统题材 传说故事:如《牛郎织女》、《白蛇传》等,这些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通过剪纸艺术得以生动再现。 戏曲人物:如《凤仪亭》、《许仙借伞》等,这些作品捕捉了戏曲故事中的典型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现了戏曲艺术的魅力。 花草树木和鸟兽鱼禽:这些自然元素在剪纸作品中常被用作装饰或象征,…

    2024年10月13日
    1580
  • 驾一叶之扁舟,何以形容江湖之远?

    “驾一叶之扁舟”这一意象,源自古代文学,常用来描绘人在浩渺江湖中独行的情景,蕴含着诗意与哲思。若要以此形容“江湖之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渺小与辽阔的对比: “一叶扁舟”象征着个体的渺小与孤独,而“江湖之远”则代表了广阔无垠的水域世界。这种对比,凸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微不足道,以及江湖的深邃与遥远。 扁舟如一片孤叶,在茫茫江湖中漂泊,如同人生在浩瀚宇…

    2025年1月3日
    720
  • 虚实诗句大盘点,感受诗词的意境之美

    虚实结合,可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手法,它能让诗词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丰富!😍 接下来,就让我带你一起大盘点那些经典的虚实诗句,感受诗词中的意境之美吧!👇 🌈 虚实结合,意境深远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虚实结合:上阙实写赤壁之景,下阙虚写周瑜当年赤壁之战的英姿。 意境之美:通过虚实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身壮志未酬的哀叹。 刘禹锡《乌衣巷》 虚实…

    2024年10月20日
    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