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的故事在古诗中有哪些佳句体现?

Random Image

伯牙绝弦的故事在古诗中有许多佳句得以体现,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伯牙与子期之间的深厚友情,还表达了知音难觅的感慨。以下是一些体现伯牙绝弦故事的古诗佳句:

  1.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 诗句描绘了伯牙失去知音子期后的深切悲痛,以及他弹奏孤绝之曲时连鬼神都为之凝神的场景。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伯牙对与子期之间高山流水般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2. “伯牙绝弦已无声,人去琴在绕余音。”

    • 这句诗直接点明了伯牙绝弦的故事,表达了伯牙在子期去世后,虽然琴弦已断,但余音犹在,象征着他们之间的友情和知音之情永存。
  3. “琴到无人听更奇,弦声犹带晋时悲。”

    • 诗句通过描绘伯牙在失去知音后独自弹琴的场景,表达了琴声的奇妙与悲凉。弦声中带有的晋时悲,暗指伯牙与子期之间的友情如同历史一般悠久而珍贵。
  4.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 诗句以鲍叔牙和管仲的友情作比,反衬出伯牙知音难觅的孤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当今世态炎凉、知音难寻的感慨。
  5.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

    • 诗句通过回忆伯牙与子期在江边相会的情景,以及如今重访却只见坟茔的悲凉,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逝去的深切悼念和悲伤。
  6.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 诗句描绘了伯牙在失去知音后的极度伤心和悲痛,以及他在江畔独自面对愁云的孤独和无助。
  7.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 诗句表达了伯牙对子期深情厚谊的追思和怀念。他愿意为子期放弃自己钟爱的琴艺,甚至愿意为子期而死,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和知音之情。

这些古诗佳句不仅描绘了伯牙绝弦的故事场景和情感氛围,还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友情珍贵的深刻感慨。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4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4日

相关推荐

  • 关于诸葛亮的诗句,你知道哪些?

    关于诸葛亮的诗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诗句及其作者和出处: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作者:杜甫 出处:《蜀相》 诗句描绘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以及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两代君主的忠诚与功绩。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作者:杜甫 出处:《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诗句赞美了诸葛亮名声远扬、形象崇高的历史地位。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2024年12月15日
    950
  • 杜甫的青春诗句中,哪些最为经典?

    杜甫的青春诗句中,最为经典的当属《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句诗不仅展现了杜甫听闻“安史之乱”结束后的狂喜之情,还通过“青春”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有明媚春光相伴的美好情景,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无限期待与向往。 此外,杜甫在青年时代创作的《望岳》一诗也充满了青春的气息。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句,表达了诗人青年时…

    2024年12月19日
    1220
  • 乐府诗题的文化密码:从《孔雀东南飞》看叙事传统

    乐府诗题的文化密码:从《孔雀东南飞》看叙事传统 一、乐府诗题的文化内涵 乐府诗作为汉代官方采诗机构收录的民间歌谣,其诗题往往承载着特定文化符号和社会记忆。例如,《孔雀东南飞》以“孔雀”起兴,不仅暗示婚姻主题(孔雀象征忠贞),更通过“东南飞”的方位隐喻(汉代以东南为尊)暗合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 重点案例:《陌上桑》以“采桑”场景开篇,表面描写劳动,实则通过罗…

    19小时前
    30
  • 哲理诗古诗有哪些?诗词中的智慧之光

    哲理诗古诗有哪些?诗词中的智慧之光 一、哲理诗的定义与特点 哲理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类型,以阐述人生哲理、宇宙规律或社会智慧为核心。其特点包括:1. 言简意赅: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思想。2. 意象生动:借助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传递哲理。3. 辩证思维:体现对立统一、因果循环等哲学观念。 — 二、经典哲理诗案例解析 1. 王之涣《登鹳雀楼》 **…

    1天前
    30
  • 和荷花有关的词语有哪些?描绘荷花的美丽词汇

    和荷花有关的词语丰富多样,这些词汇不仅描绘了荷花的美丽形态,还蕴含了荷花所象征的高洁品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描绘荷花的美丽词汇及其简要解释: 出水芙蓉:形容刚开放的荷花,清新脱俗,美丽动人。也常用来比喻诗文清新不俗或天然艳丽的女子。 亭亭玉立:形容荷花高大挺拔,如同美女般优雅。这个词汇生动地展现了荷花在荷塘中直立挺拔的姿态。 碧翠欲滴:形容荷叶或荷花绿得非常鲜…

    2024年9月25日
    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