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欢迎之情的诗句,你能想到哪些?

Random Image

表达欢迎之情的诗句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它们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宾客、友人或归人的热烈欢迎和诚挚情感。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表达欢迎之情的诗句:

  1. 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 描绘了诗人因客至而喜,特意打扫花径、打开柴门以示欢迎。
  2. 刘长卿《酬李穆见寄》:“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 表达了诗人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热烈欢迎,尽管贫寒,但依然想要打扫柴门迎接。
  3. 李白《客中行》:“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 通过赞美美酒和盛酒器具,以及表达主人能让客人忘却异乡之愁,间接表达了对客人的欢迎。
  4. 曹植《门有万里客行》:“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

    • 以万里客的到来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来客的亲切问候和热烈欢迎。
  5. 牟巘五《四安道中所见》:“姑溪小队带薰风,笳鼓欢迎鹤发翁。”

    • 描绘了笳鼓齐鸣、热烈欢迎鹤发老翁的场景。
  6. 徐铉《送新除国博徐员外知婺州》:“楚老欢迎归旧里,春风留恋过扬州。”

    • 表达了楚地老人对归人的热烈欢迎和春风对扬州的留恋。
  7. 李嘉祐《送冷朝阳及第东归江宁》:“稚子欢迎棹,邻人为扫扉。”

    • 描绘了稚子欢迎归舟、邻居帮忙打扫门户的温馨场景。
  8. 周文璞《望茅山六言三首其一》:“羽衣药叟欢迎,手执兰花共行。”

    • 以羽衣药叟手持兰花欢迎的意象,表达了热烈的欢迎之情。
  9. 赵蕃《寄怀子进昆仲三首其一》:“莫叹河山殊举目,会须童仆为欢迎。”

    •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和童仆将为其欢迎的喜悦。
  10. 刘黻《和建小学韵呈赵求仁使君》:“衿佩欢迎师帅来,读书种子赖栽培。”

    • 描绘了人们恭敬地欢迎师帅到来、期待其栽培读书种子的场景。

这些诗句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热情好客和真挚情感,也为我们今天表达欢迎之意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灵感。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30日
下一篇 2024年11月30日

相关推荐

  • 季札挂剑赠徐君,何以体现诚信之美?

    季札挂剑赠徐君的故事,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诚信之美的典范,深刻体现了诚信作为一种高尚品德的力量和价值。以下是对这一故事如何体现诚信之美的详细分析: 一、故事背景 季札,春秋时期吴国人,吴王寿梦的小儿子,因受封于延陵,又称延陵季子。他为人重信义、讲谦让,有远见卓识,是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文艺评论家。季札挂剑赠徐君的故事,发生在他出使北方的鲁、齐、郑等国途中。 二…

    2025年1月2日
    460
  • 香草入诗篇,你知道哪些关于香草的古诗?

    香草入诗篇,那可真是个充满诗意的话题!让我带你一起穿越千年时光,探寻那些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香草古诗吧!🌿📜 1. 《春夜喜雨》杜甫 内容: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香草元素:虽然这句诗没有直接提到香草,但“花重锦官城”中的花香,仿佛让人闻到了那混合着各种香草气息的春日芬芳。 2. 《离骚》屈原 内容: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

    2024年10月24日
    940
  • 你知道哪些关于大雁塔的诗句?

    关于大雁塔的诗句非常丰富,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唐代李治《谒大慈恩寺》: 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 唐代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 唐代章八元《题慈恩寺塔》: 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 唐代李適《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 唐代崔湜《慈恩寺九日应制》: 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 唐代李白《长相思…

    2024年12月20日
    540
  • 有哪些关于山西的诗句

    关于山西的诗句众多,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山西壮美的自然风光,还反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与山西相关的诗句: 1.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唐代) 内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简介: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鹳雀楼上远眺的壮丽景象,鹳雀楼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 2. 《游五台》 作者:陆深(…

    2024年9月22日
    780
  • 小学写景诗句,哪些最富有意境?

    小学课本中的写景诗句,以其精炼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然美景的窗口。以下是一些最富有意境的写景诗句,它们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引导他们感受自然之美: 1.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早晨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清晨的鸟鸣声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2. 《静夜思》(李…

    2024年10月3日
    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