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起暗起的诗句,感受诗人的巧妙构思!

Random Image

“明起”与“暗起”在诗词中,通常指的是诗句开头方式的明朗与隐晦,或是意境的显与隐。以下是一些经典诗句,通过对比明起与暗起,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们巧妙的构思和深邃的意境。

明起诗句

  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 这句诗以鲜明的景象开篇,白日、山、黄河、海,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意境开阔,是明起的典型代表。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 李白以月光入诗,直接点明时间(夜晚)和景物(月光),意境清晰,情感直接,属于明起。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 孟浩然以春天的早晨为背景,直接描绘出春眠的惬意和鸟鸣的生机,意境明快,是明起的佳作。

暗起诗句

  1.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 王维以空山为背景,先写“不见人”,再写“闻人语”,通过声音的隐现,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是暗起的典范。
  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在诗中先以“独在异乡”点明自己的孤独处境,再引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意境深沉,情感含蓄,属于暗起。
  3.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 张继以月落、乌啼、霜满天等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再引出“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愁绪,意境隐晦,情感深沉,是暗起的佳作。

通过对比明起与暗起的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们巧妙的构思和深邃的意境。明起的诗句往往以鲜明的景象或情感开篇,意境开阔,情感直接;而暗起的诗句则更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含蓄表达,通过隐晦的笔触引发读者的联想和共鸣。无论是明起还是暗起,都体现了诗人们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13日
下一篇 2024年10月13日

相关推荐

  • 小雨美景的诗句如何描绘细腻?

    描绘小雨美景的诗句,可以注重细腻的情感与景致的融合,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贴切的比喻,展现出小雨带来的清新、宁静与美好。以下是一句尝试描绘小雨美景的细腻诗句: “细雨如丝轻拂面,绿叶滴翠映晴天。” 这句诗中,“细雨如丝”形象地描绘了小雨的细腻与轻柔,如同丝线一般轻轻拂过脸颊,给人带来一种温柔而舒适的触感。“轻拂面”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细腻的感受,让人仿佛能够亲身感受…

    2024年12月30日
    830
  • 鞋的诗有哪些

    关于鞋的诗句,古今中外都有不少佳作,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古代诗句 苏轼《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穿着草鞋,手持竹杖,在风雨中从容前行的形象,表现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某佚名诗人:“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为了寻找春天,不惜踏破芒鞋,走遍山岭的情景,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唐…

    2024年9月22日
    1290
  • 初三的古诗有哪些?回顾学生时代的古诗记忆

    初三阶段的学生会接触到许多经典的古诗作品,这些古诗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文化底蕴,也激发了他们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以下是一些初三阶段可能会学习到的古诗作品,以及对学生时代古诗记忆的一些回顾: 初三阶段可能学习到的古诗作品 《观沧海》曹操 原文节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

    2024年9月24日
    1330
  • 背字开头的成语接龙,你能想到哪些?

    背字开头的成语接龙有很多,以下是一个较长的接龙序列: 背水一战→战天斗地→地覆天翻→翻复无常→常年累月→月中折桂→桂薪玉粒→粒米束薪→薪尽火传→传爵袭紫→紫绶金章→章台杨柳→柳莺花燕→燕雀处堂→堂皇正大→大处着眼→眼中有铁→铁石心肠→肠肥脑满→满腹疑团→团花簇锦→锦瑟年华→华屋山丘→丘山之功→功成行满→满面红光→光彩陆离→离世绝俗→俗不可耐→耐人咀嚼→嚼穿龈…

    2024年10月19日
    1770
  • 如何集中火力炫出自我?个人品牌打造的5大核心策略

    如何集中火力炫出自我?个人品牌打造的5大核心策略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人品牌已成为职场和社交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如何高效打造个人品牌,让自己脱颖而出?以下是5大核心策略,结合实际案例,助你集中火力炫出自我。 #1 明确个人定位:找到你的独特价值 重点内容:个人品牌的核心是差异化。你需要明确自己的专业领域、核心优势和目标受众。 – 案例:李佳琦最初只…

    18小时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