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晚唐诗人有哪些

Random Image

唐代晚唐时期的诗人众多,他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作品内容,为唐代诗歌的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下是一些晚唐时期的代表诗人及其简介:

  1. 李商隐
    •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他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作者。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李商隐的作品如《安定城楼》、《春日寄怀》、《乐游原》、《锦瑟》、《燕台诗》等,都是其诗歌艺术的杰出代表。
  2. 杜牧
    •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代表作品如《阿房宫赋》、《汴河阻冻》等,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历史洞察力。
  3. 韩愈
    • 尽管韩愈通常不被归类为晚唐诗人,但他在晚唐时期仍然有重要的文学影响。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愈的诗歌虽然数量不多,但质量上乘,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等,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沉的情感。
  4. 柳宗元
    •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他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柳宗元的诗歌数量也不多,但其作品如《江雪》等,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意境,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

此外,晚唐时期的诗人还有张祜、许浑、李群玉、韩偓、韦庄等。他们的诗多以怀古伤今为主题,染上了浓重的感伤色彩。例如,许浑的《咸阳城西楼晚眺》中的“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等句,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盛衰的深刻感慨。

总的来说,晚唐时期的诗人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作品内容,为唐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诗歌作品至今仍然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传诵。

(0)
上一篇 2024年9月22日
下一篇 2024年9月22日

相关推荐

  • 关于青春奉献的诗句,哪些最能激励人心?

    关于青春奉献的诗句,有很多都充满了正能量和激励人心的力量。以下是一些最能激励人心的青春奉献诗句: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这句诗描绘了青春年少的学子们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生动画面,激励着人们珍惜青春年华,积极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出自唐代孟郊的《劝学》。这句诗强调了青春时光…

    2024年12月21日
    500
  •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如何理解这句话?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这句话源自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尚书·虞书·大禹谟》。这句话是大禹在治理洪水时,对舜帝提出的治国理念,旨在阐述人心与道心之间的差异及其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字面含义 人心惟危:意指人的内心是危险难安的。这里指人心容易受到各种欲望和私念的驱使,从而做出不理智或有害的行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人…

    2025年1月2日
    550
  • 鸦有反哺之义,如何理解这一成语?

    “鸦有反哺之义”这一成语源自乌鸦的行为特性。首先,我们来解析这个成语的各个部分: “鸦”:指的是乌鸦,一种常见的鸟类。 “反哺”:反,表示回报;哺,是喂养的意思。合起来,“反哺”指的是乌鸦长大后,会反过来喂养照顾过它的老鸦。 接下来,我们深入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乌鸦在年幼时,由父母喂养照顾。当它们长大后,有能力觅食时,会反过来喂养年迈的父母。这种行为在鸟类…

    2025年1月9日
    310
  • 水上游船,哪些诗句描绘了这份悠然?

    水上游船的悠然自得,在古诗词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以下是一些描绘水上游船悠然的诗句: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渔翁》一诗,以渔翁的生活为题材,描绘了渔翁在清晨时分,于山水间悠然自得地行舟的情景。 触事老来情绪懒,西湖债未曾还。试呼小艇访孤山。昔年鸥鹤侣,总笑鬓斓斑。仙去坡翁山耐久,烟霏空翠凭阑。日斜尚觉…

    2024年12月26日
    560
  • 制天命而用之,如何理解这一哲学思想?

    “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提出的哲学思想,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下是对这一哲学思想的理解: 一、哲学思想内涵 天命与自然规律: “制天命而用之”中的“天命”,荀子将其理解为具有必然性的自然法则,即自然规律。他认为,自然的发展变化有其客观规律,这种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顺应与利用: 荀子强调,人不能消极地顺从…

    2025年1月2日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