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郊的古意诗与苦吟诗人的瘦硬诗风
一、孟郊的古意诗概述
孟郊(751—814),字东野,中唐著名诗人,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其诗以古意深沉、语言瘦硬著称,多表现贫寒士人的困顿与愤懑。他的古意诗继承了汉魏风骨,又融入个人独特的苦吟风格,形成了冷峻奇崛的艺术特色。
二、孟郊古意诗的代表作品
1.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此诗以朴素语言表达深沉的母爱,虽非典型“瘦硬”风格,但体现了孟郊对古意情感的精准捕捉。
2. 《秋怀》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诗中“滴梦破”“梳骨寒”等意象冷峭奇崛,展现了孟郊瘦硬诗风的典型特征,语言凝练,意境孤寒。
3. 《寒地百姓吟》
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
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骚。
此诗以尖锐的比喻(如“冷箭”“棘针”)描写百姓疾苦,语言硬瘦有力,体现了孟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三、苦吟诗人的瘦硬诗风特点
1. 语言凝练冷峻
孟郊的诗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如《秋怀》中“峭风梳骨寒”,以“梳”字将寒风拟人化,凸显刺骨之痛。
2. 意象奇崛孤寒
偏爱冷、瘦、硬的意象,如“冰”“骨”“棘针”,形成独特的审美风格。
3. 情感深沉压抑
诗中多抒写贫士之悲、世道之艰,如《赠崔纯亮》:“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
四、孟郊诗风的影响
孟郊的瘦硬诗风对后世苦吟诗人(如贾岛、李贺)影响深远,其古意诗的深沉与冷峻也成为中唐诗歌的重要标签。
总结:孟郊的古意诗以瘦硬奇崛的语言、冷峭孤寒的意象,展现了中唐寒士的精神世界,其苦吟风格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