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宜宾的诗有哪些?长江首城的诗歌记忆
一、宜宾:长江首城的文化底蕴
宜宾,位于四川省南部,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这里不仅是长江、岷江、金沙江三江交汇之地,更是历史上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杜甫、苏轼、黄庭坚等名家曾在此留下诗篇,赋予宜宾深厚的诗歌记忆。
二、古代诗人笔下的宜宾
1. 杜甫《宴戎州杨使君东楼》
杜甫曾途经宜宾(古称“戎州”),写下:
> “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
诗中描绘了戎州山水之壮美,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
2. 苏轼《戎州》
苏轼贬谪期间路过宜宾,留下:
> “乱山围古郡,市易带群蛮。”
展现了宋代宜宾的地理风貌与多民族交融的特色。
3. 黄庭坚《荔枝绿颂》
黄庭坚谪居宜宾时,为当地名酒“荔枝绿”赋诗:
> “王公权家荔枝绿,廖致平家绿荔枝。”
“荔枝绿”是宜宾酒文化的代表,至今仍是当地非遗瑰宝。
三、近现代诗歌中的宜宾意象
1. 赵熙《宜宾竹枝词》
近代诗人赵熙以竹枝词形式记录宜宾风土:
> “三江口上浪花粗,万里船来聚一隅。”
生动刻画了宜宾作为水运枢纽的繁荣景象。
2. 当代诗人作品
现代诗人梁上泉在《宜宾三绝》中赞颂:
> “酒香、茶韵、竹海深,长江首城诗里寻。”
聚焦宜宾的五粮液、早茶、蜀南竹海三大文化符号。
四、诗歌中的宜宾文化符号
1. 长江与三江口:诗人常以“三江汇流”象征宜宾的地理独特性。
2. 酒文化:从黄庭坚的“荔枝绿”到如今的五粮液,酒是诗歌的永恒主题。
3. 竹海:蜀南竹海的苍翠成为生态诗歌的灵感来源。
五、结语:诗歌记忆的当代传承
宜宾的诗歌传统至今仍在延续,当地每年举办“长江诗会”,吸引全国诗人以诗咏城。“诗城宜宾”不仅是历史的馈赠,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重点推荐:若想深度体验宜宾的诗意,可前往流杯池公园(黄庭坚遗迹)、蜀南竹海(梁上泉诗作原型地),感受“诗与远方”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