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中的山岳意象:含”山”字的经典诗句全收集
一、山岳意象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山岳是崇高、永恒、隐逸的象征,承载着文人的哲学思考与情感寄托。
– 儒家视角:山象征”仁者乐山”的德行,如《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 道家思想:山是遁世修心的场所,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情感载体:既可表达豪情(如杜甫”会当凌绝顶”),亦可抒写愁绪(如李煜”一重山,两重山”)。
—
二、含”山”字的经典诗句分类解析
1. 壮阔雄浑之山
–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雄伟,跨越齐鲁两地)
– 李白《蜀道难》: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山险峻,直逼天际)
2. 隐逸闲适之山
– 陶渊明《饮酒·其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与田园生活融为一体)
– 王维《终南别业》: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山中的禅意)
3. 离愁别恨之山
– 李煜《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山峦阻隔,喻相思之苦)
– 辛弃疾《菩萨蛮》: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山难挡时光流逝之悲)
—
三、山岳意象的艺术手法
1. 对比衬托:如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山与河流的动静对比)。
2. 虚实结合:如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庐山的多维视角)。
3. 象征隐喻: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山喻气节)。
—
四、总结
古诗中的“山”既是自然实体,更是文化符号。通过对其意象的梳理,可深入理解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与审美追求。
案例延伸:
– 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山巅视野象征政治抱负)
–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山雪之境烘托孤寂)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