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焘”字出自何处?汉字结构的形义考据

Random Image

“焘”字出自何处?汉字结构的形义考据

一、“焘”字的字形溯源

“焘”(繁体为“燾”)是现代汉语中的二级字,其字形演变可追溯至古代汉字体系。根据《说文解字》及甲骨文、金文考据,该字由“灬”(火部)和“寿”组成,属形声字。

1. 早期字形
– 金文中未明确发现“焘”字,但其构件“寿”在商周时期已出现(如“𠂤”字形),象征长久。
“灬”部在篆书中演变为“火”,表明与火、覆盖等义相关。

2. 《说文解字》注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未直接收录“焘”,但清代段玉裁补注:“燾,覆也,从火寿声”,指出其本义为“覆盖”,引申为“庇荫”“延续”。

二、形义关系与结构分析

1. 形声结合

形符“灬”:象征火或热量,暗示与“覆盖”“温暖”相关(如“熙”“照”等字均含此部)。
声符“寿”:既表音,也隐含“长久”之意,强化了“持续覆盖”的引申义。

2. 实际案例佐证

文献用例
– 《诗经·大雅·生民》:“焘育无疆”,描述天地滋养万物,体现“覆盖养育”之义。
– 《汉书·礼乐志》:“燾覆四方”,指帝王恩泽广布。
现代用法
– 如“天焘地载”(成语),强调包容与承载。

三、历史演变与异体字

1. 字形简化
– 繁体“燾”在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中简化为“焘”,但“灬”部仍保留火义。
2. 异体字
– 古籍中或写作“𤎩”“𤏷”,均从火部,进一步印证其与“热”“覆”的关联。

四、结论

“焘”字的形义考据揭示了汉字形声结合的典型特征:
形符定类(火部关联覆盖、温暖),声符示音兼表意(寿表长久)。
– 其本义“覆盖”通过文献用例得以验证,并随语言发展衍生出“庇佑”“延续”等抽象含义。

重点提示:理解此类汉字需结合构件分析历史文献,避免孤立解读字形。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4小时前

相关推荐

  • 鲁迅散文诗有哪些?文学巨匠的诗性散文

    鲁迅散文诗有哪些?文学巨匠的诗性散文 鲁迅的散文诗概述 鲁迅不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散文诗创作也独具特色。他的散文诗兼具哲理性与战斗性,以凝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象和尖锐的批判著称。代表作主要收录于《野草》中,这部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开山之作”。 鲁迅散文诗的代表作品 1. 《野草》(1927年) 《野草》是鲁迅唯一一部散文诗集,共收录23篇作品,涵盖…

    5天前
    60
  • 山间晚霞的诗句如何描绘绚烂?

    山间晚霞的诗句,常以绚烂多彩的笔触,描绘出晚霞映照下山间的壮丽景色。以下是一些描绘山间晚霞绚烂景象的诗句,以及它们如何生动展现这一美景的解析: “绿水藏春日,青轩秘晚霞。” 描绘: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宴陶家亭子》。诗中“绿水藏春日”描绘了春日里山间溪水的清澈与生机,“青轩秘晚霞”则形象地表现出晚霞映照下,山间居室(青轩)被绚烂晚霞所笼罩的神秘与美丽。晚…

    2024年12月30日
    730
  • 李白的古诗有哪些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作品广泛而深刻,题材多样,风格豪放飘逸。以下是一些李白的经典古诗作品: 1. 《静夜思》 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简介: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旅居在外的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而思念家乡的感受,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内容: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

    2024年9月14日
    1250
  • 放和雪的词语接龙有哪些有趣组合?

    这是一道词语接龙问题,需要我们利用“放”和“雪”这两个字作为开头,进行有趣的词语接龙。词语接龙要求下一个词的开头字必须是上一个词的结尾字,同时尽量保持词语的有趣性和连贯性。 首先,我们可以从“放”字开始,考虑一些常见的以“放”字结尾的词语,如“放风筝”、“放任自流”等。然后,从这些词语中选择一个作为起点,比如“放风筝”,接下来就需要找一个以“筝”字开头的词语…

    2024年10月6日
    2020
  • 清新雅致的诗句,哪些最能打动人心?

    清新雅致的诗句,常常能给人带来如同春风拂面的温暖和宁静,诗人通过简单而优美的语言,传递了自然的美、人生的哲理以及深邃的情感。这些诗句通常不张扬,却能深入人心,令人回味无穷。以下是一些最具清新雅致、打动人心的诗句: 1.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姑苏慢·早春》 苏轼这句诗通过“竹外桃花”和“春江水暖”展现了春天的生…

    2024年12月27日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