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有哪些诗或诗句?放翁诗词精选集

Random Image

陆游诗词精选集:放翁诗魂的千年回响

一、陆游生平与诗歌创作背景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其诗作现存九千三百余首,是中国古代存诗量最多的诗人之一。他的创作以爱国主义为主线,贯穿了对山河破碎的悲愤、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个人命运的慨叹。

创作分期
– 早期(1125-1162):风格豪迈,充满恢复中原的壮志
– 中期(1163-1189):诗风沉郁,反映现实矛盾
– 晚期(1190-1210):回归田园,风格趋于平淡自然

二、陆游代表诗作分类赏析

1. 爱国诗篇

《示儿》
>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 田园闲适诗

《游山西村》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临安春雨初霁》
>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 爱情诗与悼亡之作

《钗头凤·红酥手》
>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沈园二首》其一
>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三、经典诗句精选

爱国情怀

“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人生哲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自然描写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四、陆游诗歌的艺术特色

1. 现实主义精神:其诗作真实反映了南宋社会矛盾
2. 浪漫主义色彩:在爱国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3. 语言风格:平易晓畅而精炼自然
4. 体裁运用:各体兼备,尤以七律成就最高

钱钟书评价:”放翁诗情挚而语俊,思深而调新,在宋诗中独树一帜。”

五、陆游诗歌的现代价值

陆游的诗歌不仅是文学瑰宝,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
爱国主义精神的现代表达
实践出真知的治学态度
逆境中坚守的人格力量
生态智慧的现代启示

梁启超曾言:”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这充分说明了陆游诗歌的历史地位和永恒价值。

(0)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 含风的诗句有哪些,如何描绘风的神韵?

    含“风”的诗句在古诗词中极为丰富,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风的形态和变化,还通过风来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意境。以下是一些描绘风的诗句及其如何展现风的神韵的示例: 描绘风的诗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神韵描绘:通过“潜入夜”和“细无声”的描写,展现了春风的柔和与细腻,它悄悄地带来雨水,滋润万物,体现了风的温暖和生机。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

    2024年12月20日
    840
  • 关于蟋蟀的诗有哪些?

    关于蟋蟀的诗作有很多,这些诗作通过描绘蟋蟀的形象、声音和习性,表达了诗人们的各种情感和思绪。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关于蟋蟀的诗: 一、《诗经》中的蟋蟀 《诗经·唐风·蟋蟀》 诗句: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解析:此句以蟋蟀入室为起兴,提醒人们时光易逝,应珍惜光阴,及时行乐。 《诗经·豳风·七月》 诗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2024年11月2日
    1560
  • 我相关诗句,有哪些感人至深?

    在古诗中,“我”字常被诗人用来表达个人情感、经历与感悟,其中不乏感人至深的佳句。以下是一些感人至深的与“我”相关的诗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杜甫在此诗中通过描述自己茅屋被秋风吹破的情景,表达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2024年10月4日
    1150
  • 小学学过文言文有哪些?回忆小学文言文经典

    小学阶段学过的文言文篇目丰富多样,涵盖了寓言故事、历史人物故事、哲理小品等多种类型。以下是一些经典篇目的简要回顾: 一、寓言故事类 《刻舟求剑》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 内容概要:讲述了一个人在船上丢失了剑,却在船上刻下记号,以为能找回剑的愚蠢行为,讽刺了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自相矛盾》 出处:《韩非子·难一》 内容概要:讲述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自夸自己的…

    2024年9月25日
    2040
  • 苏轼送别词中的旷达情怀:超越离别的精神境界

    苏轼送别词中的旷达情怀:超越离别的精神境界 一、引言:送别词的传统与苏轼的突破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送别主题源远流长,多以“悲凉哀婉”为基调。然而,苏轼的送别词却独树一帜,以旷达超脱的精神境界超越了传统离别的伤感。这种情怀不仅体现了苏轼的人格魅力,更折射出宋代士大夫的哲学思考与生命智慧。 二、苏轼旷达情怀的思想根源 1. 儒释道思想的融合:苏轼深受儒家“乐天知…

    14小时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