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勃有哪些送别诗?初唐四杰的离歌绝唱
一、王勃送别诗的创作背景
作为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送别诗融合了南朝绮丽文风与唐代刚健气象。其作品多创作于宦游期间,尤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代表,展现了唐初士人昂扬精神与豁达胸襟。
二、王勃经典送别诗解析
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重点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艺术特色:突破传统离愁模式,以空间意象(海内、天涯)消解地理距离,体现盛唐气象雏形。
– 历史评价:明代胡应麟《诗薮》称此诗”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宛然”。
2.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典型段落: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 写作手法:通过烟、月、亭、江四个意象叠加,构建冷寂意境,”寒”字双关物理温度与心理感受。
– 对比案例:与王维《山中送别》”春草明年绿”的含蓄留白形成鲜明对照。
3. 《秋日别王长史》
核心情感: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 化用《楚辞·九怀》“济江海兮蝉蜕,绝北梁兮永辞”典故,展现文人送别的雅致传统。
三、初唐四杰送别诗比较
| 诗人 | 代表作 | 风格特征 |
|——–|———————–|————————|
| 王勃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气象宏阔,哲理深远 |
| 杨炯 | 《夜送赵纵》 | 刚健质朴 |
| 卢照邻 | 《送二兄入蜀》 | 哀婉缠绵 |
| 骆宾王 | 《于易水送人》 | 借古喻今 |
四、文学史价值
王勃送别诗的创新性体现在:
1. 情感升华:将私人离情提升至人生哲思层面
2. 形式突破:五律体制的成熟运用(如《送杜少府》符合粘对规则)
3. 意象再造:赋予传统送别意象(如长亭、秋月)新的精神内涵
> 学者观点:闻一多《唐诗杂论》指出,王勃诗”洗净了南朝铅华,又未落入枯燥说理”,这一特征在其送别诗中表现尤为突出。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