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居易的诗有哪些副业元素?香山居士的生活百态
一、引言:诗人与生活家的双重身份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中唐时期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贴近生活著称,不仅反映社会现实,还透露出丰富的副业元素。这些元素既是他个人生活的写照,也是唐代士人多元生活的缩影。
—
二、白居易诗歌中的副业元素
1. 酿酒与品酒
白居易酷爱饮酒,诗中常提到自酿或品鉴酒的过程。例如:
– 《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 “新醅酒”指自酿的未过滤酒,体现他亲手酿酒的爱好。
–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中多次提及酿酒技术,如“开坛泻罇中,玉液黄金脂”。
重点内容:白居易的酿酒活动不仅是消遣,更是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模仿,展现其“中隐”思想。
2. 园艺与种植
白居易晚年定居洛阳,经营私家园林,诗中大量描写种花、植树的乐趣:
– 《买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 反映唐代花卉市场的繁荣,也暗示他参与园艺交易。
– 《种桃杏》:“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 直接记录种植果树的经历,表达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3. 抄经与佛事
作为虔诚的佛教徒,白居易晚年常抄写佛经,并捐赠寺院:
– 《香山寺二绝》:“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
– 香山寺是他晚年常居之地,抄经、布施成为重要副业。
– 据《白居易集》记载,他抄写《金刚经》数百卷,分赠亲友。
4. 医药与养生
白居易关注医学,诗中提及采药、调养:
– 《采地黄者》:“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 描写采药场景,可能用于自用或售卖。
– 《自觉二首》中详细记录服食茯苓、菊花的养生方法。
—
三、副业背后的生活哲学
白居易的副业并非单纯谋生手段,而是其“中隐”思想的实践:
–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中隐》)
– 他选择在仕与隐之间平衡,通过副业实现精神自由。
– 重点内容:这些活动既缓解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也丰富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方式。
—
四、结论:多元身份的文化意义
白居易的诗歌通过酿酒、园艺、佛事、医药等副业元素,展现了一位生活家的形象。这些细节不仅让他的诗更接地气,也为研究唐代士人生活提供了珍贵素材。香山居士的百态人生,至今仍能引发现代人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思考。
案例补充:
– 在《琵琶行》中,白居易虽以“江州司马”身份出现,但“浔阳江头夜送客”的场景,隐含他对地方民俗的观察,侧面反映其生活化的创作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