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戾什么意思?怎么读音?
一、“戾”字的读音
“戾”的拼音是“lì”,属于第四声(去声)。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注音为“ㄌㄧˋ”,发音时需注意声调短促有力。
—
二、“戾”字的基本含义
1. 核心释义
– 暴戾:指性格凶狠、残暴。
例句:
>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羽“为人剽悍滑贼”,后世常以“暴戾”形容其性格。
– 乖戾:形容言行违背常理,不合情理。
例句:
> 他因长期压力导致性情乖戾,常无故发怒。
– 罪戾:古汉语中指罪过或罪行。
例句:
> 《左传·文公四年》:“君之罪戾,将何辞以对?”
2. 其他用法
– “戾天”:古语中形容高飞至天,如《诗经·小雅·四月》“匪鹑匪鸢,翰飞戾天”。
– 通假字:通“捩”(liè),意为扭转,如“戾筋”指筋脉抽搐。
—
三、实际案例解析
案例1:历史人物中的“暴戾”
秦始皇的统治常被史书描述为“严刑峻法,暴戾恣睢”。例如: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反映了其统治的残酷性。
案例2:现代语境中的“乖戾”
心理学案例:
某公司高管因长期高压工作,出现情绪乖戾的症状,表现为对下属无端指责。心理医生诊断为“适应性障碍伴情绪失调”,需通过行为干预缓解。
—
四、常见误读与辨析
– 误读:易误读为“lèi”或“lí”。
– 辨析:
– “戾”≠“泪”(lèi):后者为情绪表达,与“戾”的凶暴义无关。
– “戾”≠“梨”(lí):字形相近但音义迥异。
—
五、总结
“戾”(lì)是一个多义字,核心含义与凶暴、反常相关,需结合语境理解。正确读音和用法对文言阅读或现代写作均至关重要。
重点提醒:
– 在描述性格或行为时,“暴戾”“乖戾”属于书面正式用语,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
– 古籍中“戾”的引申义(如“戾天”)需结合上下文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