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阙怎么读音?它代表什么?
一、阙的读音
“阙”是一个多音字,主要有以下两种读音:
1. quē(第一声):常见于现代汉语,表示“缺失”“缺点”或“空缺”。例如:“阙如”(指欠缺或空缺)。
2. què(第四声):多用于古代汉语,指宫门前的瞭望楼或帝王居所的代称。例如:“宫阙”“城阙”。
注意:在古诗词或专有名词中(如“天阙”“阙里”),通常读què。
—
二、阙的含义与用法
1. 读quē时
– 动词:通“缺”,表示缺少。
案例:《论语·子路》:“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君子对自己不了解的事应保持存疑。)
– 名词:指缺陷或空隙。
案例: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此书尚有阙文。”(指书中存在遗漏的文字。)
2. 读què时
– 古代建筑:指宫门两侧的楼台,象征权力或礼仪。
案例: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城阙”指长安城的宫阙。)
– 引申义:代指朝廷或帝王居所。
案例:岳飞《满江红》:“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天阙”指皇帝的宫殿。)
—
三、实际应用案例
1. 地名中的“阙”
– 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阙”遗址:是东汉至北魏时期的宫阙遗迹,读què,体现古代都城规制。
– 山东曲阜“阙里”:孔子故里,因曾有两座石阙得名,读què。
2. 现代误读纠正
– 电视剧《琅琊榜》中“赤焰军案”涉及“宫阙”一词,正确读音应为què,而非常见的quē。
—
四、总结
– 读音选择:根据语境判断,现代多用quē,古汉语及专有名词用què。
– 文化意义:作为建筑,“阙”是中国古代等级制度的象征;作为文字,它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
提示:遇到不确定的读音时,可结合上下文或查阅权威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