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梓怎么读音?它代表什么意思?
# 一、梓的读音
“梓”的拼音为zǐ,属于汉语三级字,声调为第三声(上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注音明确标注为“zǐ”,与“子”“紫”等字同音。
常见误读提醒:
– 错误读法:zī(第一声)、zhǐ(翘舌音)
– 正确示例:
> 案例:在古装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角色“盛明兰”的台词“桑梓之地”发音为“sāng zǐ zhī dì”,符合规范。
—
# 二、梓的含义与象征
1. 植物学意义
梓(Catalpa ovata)是紫葳科梓属落叶乔木,原产中国,具有以下特征:
– 叶片:宽卵形,叶缘常3-5浅裂
– 花朵:淡黄色,内带紫色斑点
– 用途:木材轻软耐腐,传统用于制作乐器、木胎漆器(如古琴面板)。
> 案例:故宫博物院藏唐代古琴“九霄环佩”,部分部件采用梓木制作,因其共振性能优异。
2. 文化象征
– 桑梓:古代宅院常植桑树、梓树,后引申为“故乡”(如“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经·小雅》)。
– “梓匠”:指木工,后扩展为“工匠精神”的代称。
– 印刷术语:雕版印刷的木板称“梓”,故出版亦称“付梓”。
重点文化意象:
> 案例:鲁迅《故乡》中“桑梓情浓”一词,即借梓树表达对故土的眷恋。
—
# 三、现代应用与延伸
1. 人名用字:如演员张梓琳、作家梓君,取“茁壮成长”“不忘根本”之意。
2. 品牌命名:
– “梓潼”(四川地名):因古时梓树繁茂得名。
– “一梓”(文创品牌):谐音“一字”,强调传统工艺。
重点提示:
– 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梓”属于常用字,但需注意与“辛”(xīn)、“锌”(xīn)等形近字区分。
—
通过本文,读者可系统掌握“梓”的读音、本义及文化内涵,避免误用,并理解其在古今语境中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