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筮怎么读音?这个词有什么含义?
一、“筮”的读音
“筮”的拼音为 shì,第四声。
– 常见错误:容易被误读为“shī”或“shí”,需注意其正确发音为 shì。
—
二、“筮”的含义
“筮”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占卜方法,特指用蓍草(一种植物)进行占卜的行为。
– 核心意义:通过特定工具(如蓍草)和仪式预测吉凶,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决策手段。
– 与“卜”的区别:
– “卜”:多用龟甲或兽骨(如商周甲骨卜辞)。
– “筮”:专用蓍草,后衍生为《易经》的占筮体系。
—
三、实际案例:古籍中的“筮”
1. 《左传·僖公四年》
>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筮之,不吉;卜之,吉。”
– 此处“筮”与“卜”并列,体现两者在占卜中的不同应用。
2. 《周易·系辞》
> “筮,数也。”
– 强调“筮”是通过蓍草的数学排列(如六爻)推演卦象。
—
四、现代延伸与相关词汇
– 占筮:泛指《易经》体系的占卜方法。
– 筮仕:古代指通过占卜决定是否出仕(做官)。
– 文化影响:现代仍用于研究先秦哲学、民俗学等领域。
标红总结:
“筮”(shì)是中国古代蓍草占卜的专称,与“卜”互补,是《周易》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