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镬怎么读音?它的意思是什么?
1. 镬的读音
“镬”的拼音为 huò,属于第四声(去声)。
在普通话中,它的发音与“或”“货”相同,但需注意其声调为降调。
2. 镬的基本含义
“镬”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大型炊具,类似于现代的锅,但更深、更大,多用于煮食或烹煮祭祀用品。
– 材质:早期为青铜制,后出现铁制。
– 用途:常见于商周时期的祭祀活动或日常烹饪。
重点内容:镬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但仍在方言(如粤语)中保留,如粤语称“炒菜锅”为“镬”(发音为“wok”)。
—
3. 实际案例与文献记载
案例1:考古发现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镬(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其口径达60厘米,深度30厘米,证明了商代贵族烹饪和祭祀的规模。
案例2:方言应用
在粤语地区,“镬”仍是日常词汇:
– “爆镬”(意为“炒菜”)
– “孭镬”(意为“背黑锅”)。
—
4. 镬的文化意义
作为礼器,镬在《周礼》中记载为“烹牲之器”,与鼎、鬲等共同构成祭祀体系。
重点内容:镬与鼎的区别在于,鼎有足,可直接置于火上;镬无足,需悬挂或架设使用。
—
5. 总结
– 读音:huò(第四声)。
– 含义:古代大型炊具,现代方言中沿用。
– 文化价值:反映中国古代饮食与祭祀文化。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说文解字》或商周青铜器研究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