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钵怎么读音?这个字怎么解释?
一、“钵”的读音
“钵”的普通话拼音为 bō,属于第一声(阴平)。
– 常见错误读音:有人误读为“běn”或“bá”,需特别注意。
– 方言差异:粤语读作“but3”,客家话读作“bot”。
二、“钵”的字义解析
1. 基本释义
“钵” 原指佛教僧侣使用的食器,后引申为碗状容器。具体含义包括:
– 宗教用具:僧人化缘或盛放食物的器皿(如“托钵乞食”)。
– 日常器具:泛指类似碗的容器(如“研钵”“饭钵”)。
– 象征意义:在佛教中代表“清净”与“戒律”。
2. 汉字结构
– 部首:钅(金属相关,部分古钵为金属制)。
– 字形演变:篆书写作“鉢”,从“金”旁,后简化为“钵”。
三、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佛教文化中的“钵”
– 《西游记》中唐僧手持“紫金钵盂”,作为化缘工具,后换取经书。
– 现代寺院僧人仍使用钵进食,体现“过午不食”的戒律。
案例2:科学实验中的“研钵”
– 化学实验室常用陶瓷研钵研磨固体药品。
– 药房使用药钵捣碎中药材,如制作药粉。
四、常见词组与用法
| 词组 | 解释 |
|————|—————————–|
| 钵盂 | 僧侣专用食器,多为金属或陶瓷制。 |
| 衣钵 | 佛教传承信物,引申为“技艺传承”。 |
| 擂钵 | 用于捣碎食材的深碗(如制作蒜泥)。 |
五、易混淆字辨析
– “钵” vs “缽”:后者为繁体写法,意义相同。
– “钵” vs “盋”:古同“钵”,现代已极少使用。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字典》或佛教典籍《四分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