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札怎么读音?这个词有什么含义?
一、“札”的正确读音
“札”的普通话拼音为 zhá,属于第二声(阳平)。
– 常见错误读音:误读为“zhā”或“zā”。
– 注音符号:ㄓㄚˊ。
示例:
>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札”明确标注为 zhá,如“札记”“信札”等词语。
—
二、“札”的基本含义
1. 名词用法
– 古代书写载体:指小而薄的木片,用于书写(类似简牍)。
标红:先秦时期常用“札”记录文书,如《左传》中“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中的“简”即与“札”同类。
– 书信:如“信札”“手札”。
案例:鲁迅《书信集》中多次使用“手札”一词,指亲笔书信。
2. 动词用法
– 刺、戳:古义中可表示用尖锐物刺入,如《庄子·盗跖》“札人肝而食之”。
—
三、常见词语与实例
1. 札记(zhá jì)
– 含义:读书时记录的要点或心得。
– 案例:清代学者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即为著名的札记类著作。
2. 信札(xìn zhá)
– 含义:书信的雅称。
– 标红:历史档案中常以“名人信札”为珍贵文献,如《曾国藩家书》收录了大量信札。
3. 札幌(zhá huǎng)
– 特殊用法:日本城市名(Sapporo的音译),需注意读音固定为 zhá huǎng。
—
四、易混淆字辨析
– “札” vs “扎”
– 札(zhá):与书写、文字相关(如札记)。
– 扎(zhā/zā):多指刺入(如“扎针”)或捆束(如“包扎”)。
错误示例:
> 误将“札记”写作“扎记”,实为读音和字义混淆。
—
五、总结
– 读音:务必牢记 zhá 的发音。
– 核心意义:与书写、记录密切关联,兼具历史和文化价值。
– 应用场景:学术研究(札记)、文献整理(信札)等专业领域。
通过正确理解“札”的读音和含义,可避免语言使用中的误区,提升表达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