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瓠怎么读音?这个词有什么含义?
# 一、瓠的读音
“瓠”的拼音是hù,属于第四声(去声)。在普通话中,它与“户”“护”等字同音。
注意:部分地区方言中可能读作“hú”(如吴语区),但标准普通话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读作hù。
—
# 二、瓠的含义与分类
# 1. 基本释义
瓠是葫芦科植物的统称,特指可食用或药用的葫芦属植物,如瓠子(长条形葫芦)、匏瓜(圆形葫芦)等。
重点内容:在古代文献中,“瓠”常与“壶”“匏”混用,但现代植物学明确区分:
– 瓠子:果实细长,可作蔬菜(如炒瓠瓜)。
– 匏:果实圆扁,成熟后硬壳可制容器(如“匏樽”)。
# 2. 文化象征
– 《诗经·豳风》:“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壶”即指瓠,反映古代农耕生活。
– 《庄子·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以瓠比喻“无用之大用”的哲学思想。
—
# 三、实际案例与应用
# 案例1:农业种植
浙江绍兴的瓠子种植户通过选育无苦味品种,年产量达每亩3000公斤,主要销往长三角餐饮市场,用于制作瓠瓜炒蛋、瓠瓜汤等菜肴。
# 案例2:传统工艺
云南傣族用老瓠(匏瓜)制作水瓢或酒器,称为“瓠器”,其轻便耐用的特性成为民族特色手工艺品。
—
# 四、常见误区
1. 误读为“gū”或“guā”:受“瓜”字影响,但正确读音仅为hù。
2. 与“葫芦”混淆:葫芦是瓠的俗称,但植物学上瓠更强调可食用品种。
—
# 五、总结
瓠(hù)作为中国古老的作物,兼具实用价值与文化内涵。从餐桌上的蔬菜到哲学典故中的意象,它的多面性值得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