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辄怎么读音?它代表什么?
一、“辄”的读音
“辄”的拼音为 zhé,是第二声(阳平),属于现代汉语中的常见多音字之一,但在此读音下最为常用。
发音要点
– 声母:zh(舌尖后音,类似“知”的声母)
– 韵母:é(发音时口型半开,舌尖抵下齿背)
– 声调:阳平(调值35,从中间音高上扬)
常见错误:易误读为“chè”或“zhè”,需注意区分。
—
二、“辄”的含义与用法
“辄”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均有使用,核心含义为“总是”“就”,多用于表达习惯性行为或必然结果。
1. 古汉语中的用法
– 副词:表示“总是”“往往”。
– 例:《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辄涕泣分食饮。”(项羽见到他人恭敬慈爱,说话温和,若有人生病,他总是流泪并分享自己的饮食。)
– 连词:与“则”通用,表示顺承关系。
2. 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 书面语保留:多用于固定搭配或成语中。
– “动辄”:意为“动不动就”,强调轻易发生某种行为。
– 例:“他性格敏感,动辄发怒。”(形容容易因小事生气。)
—
三、实际案例解析
案例1:成语“浅尝辄止”
– 读音:qiǎn cháng zhé zhǐ
– 含义: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不深入钻研。
– 例句:“学习新技能需持之以恒,若浅尝辄止,终难精通。”
案例2:古籍中的“辄”
– 原文:《聊斋志异·促织》:“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 翻译:“每次征收一只蟋蟀,往往使几户人家倾家荡产。”
– 分析:此处“辄”强调行为的频繁性与必然性。
—
四、常见混淆与辨析
1. “辄” vs “则”
– 辄:侧重“习惯性行为”(总是、就)。
– 则:侧重逻辑关系(那么、于是)。
– 例:“学而不思则罔”不可替换为“辄”。
2. “动辄”的误用
– 错误:“他动辄喜欢看书。”(“动辄”后应接负面或过度行为。)
– 正确:“他动辄抱怨工作辛苦。”
—
五、总结
– 读音:zhé(阳平),注意与形近字区分。
– 含义:古汉语中表“总是”,现代多用于“动辄”“浅尝辄止”等固定搭配。
– 使用场景:书面语、成语或强调习惯性行为时,口语中较少单独使用。
提示:掌握“辄”的用法可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并在写作中增强语言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