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殁怎么读音?它是什么意思?
# 一、殁的读音
“殁”的拼音是mò,属于第四声(去声)。在普通话中,它的发音与“莫”、“漠”相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容易与“没”(méi/mò)混淆,但二者意义完全不同。
发音示例:
– 单字发音:mò(类似“墨水”的“墨”)
– 成语中的发音:“赍志而殁”(jī zhì ér mò,意为怀抱未遂之志而死去)
—
# 二、殁的含义
“殁”是文言用词,意为“死亡”,属于书面语,带有庄重或委婉的色彩。其核心特点包括:
1. 专指人类死亡,不用于动物或事物;
2. 多用于正式场合,如碑文、史书、讣告等;
3. 隐含对逝者的尊重,常见于历史记载或文学作品中。
同义词对比:
– 卒:中性词,泛指出生命终结(如“病卒”)。
– 逝:更委婉(如“逝世”)。
– 殁:强调生命终结的事实,常见于客观叙述。
—
# 三、实际案例解析
# 1. 历史文献中的使用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 “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
此处虽未直接用“殁”,但后世文献常以“始皇殁后”描述这一事件,体现其书面语属性。
# 2. 现代用法示例
– 讣告:
> “先父×××,于公元2023年10月1日因病殁于家中,享年八十有五。”
– 碑文:
> “显考××公讳××之墓,生于甲子年,殁于壬寅年。”
# 3. 易混淆案例
错误用法:
> “我家小猫昨日殁了。”(❌ 动物死亡不宜用“殁”)
正确表达:
> “家祖父于昨夜殁,享年九十二岁。”(✅ 符合书面语与人类死亡的语境)
—
# 四、常见疑问解答
1. “殁”与“没”是否通用?
– 不通用。“没”(mò)多表示沉没、消失(如“淹没”),而“殁”仅指死亡。
– 例:
– “船只沉没”(✔️)
– “船只沉殁”(❌)
2. 为何现代口语少用“殁”?
– 因其文言色彩浓厚,口语中更常用“去世”“走了”等替代词。
—
# 五、总结
“殁”(mò)是文言中表示“死亡”的专有词汇,适用于书面记录、正式文书或历史语境。使用时需注意对象(仅限人类)和场合(避免口语化)。掌握这类词汇,有助于精准理解古籍或撰写庄重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