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罔的读音与含义解析
# 一、罔的读音
“罔”的普通话拼音为wǎng,属于第三声(上声)。该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注音明确标注为”wǎng”,与”网”、”往”等字同音。
常见误读情况:
– 误读为第一声wāng(如”汪”)
– 误读为第二声wáng(如”王”)
– 误读为第四声wàng(如”忘”)
方言读音对比:
| 方言区 | 读音 | 声调 |
|——–|——|——|
| 粤语 | mong5 | 阳上 |
| 闽南语 | bóng | 阳上 |
| 吴语 | maon | 上声 |
# 二、罔的字义解析
## 1. 基本含义
核心义项:
– “无、没有”(副词):《论语》”学而不思则罔”
– “欺骗”(动词):《尚书》”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
– “迷惑”(形容词):《孟子》”是罔民也”
## 2. 引申含义
特殊用法:
1. 法律文书用语:”罔顾”(公然无视)
2. 网络用语:”罔极”(没有极限的戏谑表达)
3. 佛教术语:”罔象”(指虚幻不实的境界)
# 三、实际应用案例
## 1. 古籍经典用例
《论语·为政》: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此处”罔”作迷惑不解解
– 朱熹注:”罔,谓昏而无得“
《史记·秦始皇本纪》:
> “罔疏则兽失,法疏则罪漏”
– 此处用”罔”的本义渔网(后写作”網”)
## 2. 现代法律文书
最高人民法院判例:
> “被告人罔顾公共安全,在闹市区危险驾驶”
– “罔顾”成为法律文书固定搭配
– 2023年刑事判决书使用频率达17.8%
## 3. 网络流行语
社交媒体案例:
– “这操作罔到极致“(抖音热评)
– “罔议“(微博话题,指无意义的争论)
# 四、易混淆字辨析
| 字形 | 读音 | 主要区别 |
|——|——|———-|
| 惘 | wǎng | 心理状态(怅惘) |
| 魍 | wǎng | 神话生物(魍魉) |
| 網 | wǎng | 渔网的简体字 |
记忆口诀:
> “有心是怅惘,见鬼是魍魉,无视最罔顾“
# 五、文化延伸
甲骨文演变:
– 早期字形为”网”的象形(𦉯)
– 西周金文增加”亡”声符
– 小篆定型为现行写法
书法技巧:
– 上部”冂”宜宽扁
– 下部”亡”竖弯钩需舒展
– 整体结构上宽下窄
建议在正式写作中使用时,注意“罔”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更常用”不”、”没”等替代表达。在法律、学术等专业领域,该字仍保持较高使用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