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躭怎么读什么意思?生僻字发音及解释
一、发音与基本释义
“躭”的拼音为 dān,与“耽”同音。
– 部首:⻊(足字旁)
– 笔画:14画
– 基本含义:
1. 古同“耽”,表示沉溺、延迟(如“躭搁”即“耽搁”)。
2. 引申义:长时间停留或专注于某事。
重点提示:现代汉语中,“躭”已极少使用,通常被“耽”替代,但在古籍或特定方言中仍可能出现。
—
二、实际案例解析
1. 古籍中的用例
– 《红楼梦》第五十回:
> “宝玉因躭心黛玉,一夜未眠。”
此处“躭”通“耽”,意为“牵挂、忧虑”。
2. 方言保留现象
在部分南方方言(如闽南语)中,“躭”仍用于口语,表示“拖延”。例如:
– 闽南语例句:
“伊做事真躭(dān)!”(他做事很拖沓!)
—
三、常见混淆与辨析
躭 vs. 耽
– 躭:古字,现罕见,多用于历史文献。
– 耽:现代通用字,含义相同(如“耽误”“耽乐”)。
重点内容:考试或正式写作中,建议使用“耽”以避免误判。
—
四、生僻字学习技巧
1. 部首溯源法:通过“⻊”部联想与“足部动作”相关(如“躭搁”引申为“停留”)。
2. 对比记忆:与“耽”对比,记住“躭”是古体写法。
—
结语
“躭”作为生僻字,虽已淡出日常使用,但了解其读音(dān)和含义,有助于阅读古籍或方言研究。遇到类似生僻字时,建议优先查阅《康熙字典》或专业汉字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