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出自哪里?你知道吗?

Random Image

民以食为天:溯源与当代意义

一、“民以食为天”的出处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古代强调粮食重要性的经典论述,其最早可追溯至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原文记载了谋士郦食其(lì yì jī)劝谏刘邦时所言:
>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此处明确将粮食视为民众生存与国家稳定的根本。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思想在更早的《汉书·食货志》中亦有体现,但《史记》的表述更为直接,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源头。

二、历史背景与思想内涵

1. 农业社会的根基:古代中国以农耕文明为主,粮食产量直接决定政权兴衰。例如,隋朝建立“义仓”制度储备粮食,成为稳定社会的关键措施。
2. 儒家思想的延伸:孟子提出“黎民不饥不寒”是仁政的基础,与“食为天”理念一脉相承。

三、现代社会的实际案例

案例1:中国粮食安全战略

杂交水稻技术: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使亩产提高20%以上,直接保障了数亿人的口粮安全。
“菜篮子”工程:1988年启动的这项政策通过规模化生产,解决了城市居民副食品供应问题。

案例2:全球粮食危机警示

2022年俄乌冲突导致小麦出口受限,全球粮价上涨23%,再次验证“食为天”的普世价值。非洲部分国家因依赖进口粮食陷入社会动荡,凸显粮食自主的重要性。

四、当代启示

1. 科技创新:通过生物技术、智慧农业提升产量(如荷兰垂直农场单位产量达传统农田10倍)。
2. 政策保障:中国划定18亿亩耕地红线,立法禁止“非农化”开发。

结语:从《史记》的朴素智慧到现代粮食安全体系,“食为天”始终是文明存续的底层逻辑。在气候变化与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下,这一古训更具现实意义。

(0)
上一篇 6天前
下一篇 6天前

相关推荐

  • 鸊鹈怎么读?鸟类名字发音揭秘!

    鸊鹈怎么读?鸟类名字发音揭秘! 在自然界中,鸟类的名字往往充满了神秘感,尤其是那些生僻字组成的名称。“鸊鹈”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人第一次见到这个词时,都会感到困惑:它到底怎么读?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这个鸟类名字的正确发音,并探讨其背后的故事。 鸊鹈的正确发音 “鸊鹈”的拼音是 “pì tī”。其中,“鸊”读作 “pì”,而“鹈”读作 “tī”。这个词在汉语中并不…

    2025年3月16日
    350
  • 塞翁失马的典故给我们什么启示?出自哪里?

    塞翁失马的典故及其现代启示 # 典故出处与原文 “塞翁失马”出自西汉刘安所著《淮南子·人间训》,原文记载: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 核心哲学思想 重点…

    6天前
    120
  • shear怎么读?英语动词发音全掌握!

    Shear怎么读?英语动词发音全掌握! 在英语学习中,动词的发音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今天,我们将重点探讨shear这个动词的发音,并通过实际案例帮助你更好地掌握。 1. Shear的基本发音 Shear的发音为 /ʃɪər/。其中:– /ʃ/ 是一个清音的“sh”音,类似于汉语中的“诗”。– /ɪə/ 是一个双元音,类似于“ear”中的…

    2025年3月13日
    390
  • 城府怎么读?这个词语的发音你掌握了吗?

    城府怎么读?这个词语的发音你掌握了吗? 一、发音解析 “城府”的正确读音为:chéng fǔ(拼音标注)。– 常见错误:许多人误读为“chéng fú”,因“府”在口语中易与“福”(fú)混淆。– 声调要点:“府”是第三声(fǔ),发音时需先降后升,类似“俯”字的声调。 二、词语释义与用法 “城府”指人的心机、谋略或思想深度,常形容人…

    4天前
    90
  • “苫盖”这个词怎么读?

    “苫盖”的读音为 shàn gài。 解释: 苫:读作 shàn 时,表示用席、布等遮盖。例如,“苫布”“苫席”都是用来遮盖物品的布料或席子。 盖:读作 gài,表示由上而下地遮掩、覆盖。 词语含义: 苫盖:指用遮盖物覆盖,以保护被遮盖物免受自然环境因素的侵蚀和自身理化性质变化带来的损耗。例如,在农业中,常用塑料薄膜苫盖盐池,以防止盐分的流失;在日常生活中,…

    2025年2月8日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