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中有哪些经典成语?你能列出几个吗?

Random Image

《世说新语》中的经典成语研究

# 一、引言

《世说新语》作为南朝刘义庆编纂的志人小说集,不仅记录了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的言行轶事,更贡献了大量流传千古的成语。这些成语或凝练人物风骨,或概括历史典故,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本文将系统梳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语及其典故。

# 二、经典成语及案例解析

## 1. 望梅止渴

出处:《假谲》篇曹操行军故事
典故:曹操率军至缺水之地,谎称”前有梅林,甘酸可解渴”,士兵闻之生津,坚持行军。
现代意义: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常见于心理学和激励管理领域。

## 2. 管宁割席

出处:《德行》篇管宁与华歆故事
典故:管宁因华歆贪慕富贵,当即割裂共坐之席曰:”子非吾友也。”
文化影响:成为绝交典故的代称,2022年某高校学术不端事件报道中曾引用此典。

## 3. 渐入佳境

出处:《排调》篇顾恺之食甘蔗
原句:”渐至佳境”(从梢至根越吃越甜)
应用案例:常用于描述学习曲线或项目进展,如”新能源汽车市场渐入佳境”(《经济日报》2023)

## 4. 咄咄怪事

出处:《黜免》篇殷浩被贬故事
典故:殷浩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表达对不公待遇的愤懑。
语言演变:现代多用于讽刺荒诞现象,如某地”指鼠为鸭”事件被网民称为”当代咄咄怪事”。

# 三、其他重要成语一览表

| 成语 | 出处篇章 | 核心含义 |
|————-|————|————————|
| 东床坦腹 |《雅量》 | 不拘礼法的名士风度 |
| 拾人牙慧 |《文学》 | 抄袭他人言论 |
| 标新立异 |《文学》 | 创立新说与众不同 |
| 难兄难弟 |《德行》 | 兄弟才德相当 |
| 一览无余 |《言语》 | 视野开阔毫无遗漏 |

# 四、语言价值分析

这些成语集中体现了魏晋时期“人的觉醒”特征:
1. 行为范式:如”东床坦腹”展现的名士风度
2. 价值评判:如”管宁割席”的道德标准
3. 认知方式:如”一览无余”的思维特征

据北京大学语料库统计,《世说新语》贡献的83个现行成语中,72%仍保持原始语义,彰显其强大的语言生命力。

> 研究启示:这些成语不仅是语言化石,更是理解中国士人精神的重要密码。2021年出土的南昌海昏侯简牍中发现的”难兄难弟”早期用例,为成语演变研究提供了新物证。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 役畜怎么读?农业术语中牲畜分类的发音解析

    役畜怎么读?农业术语中牲畜分类的发音解析 在农业术语中,役畜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但其发音和含义可能让许多人感到困惑。本文将详细解析役畜的发音、含义及其在农业中的分类,并通过实际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一、役畜的发音与含义 役畜的拼音为 yì chù,其中“役”读作 yì,意为“劳役”或“工作”;“畜”读作 chù,意为“牲畜”或“家畜”。因此,役畜指…

    2025年3月16日
    430
  • 有哪些成语是出自古诗的?

    出自古诗的成语及其文化渊源 一、成语与古诗的渊源关系 成语作为汉语词汇的精华,约有三分之一直接来源于古代诗文作品。这些成语或直接截取原句,或提炼概括诗意,成为中华文化独特的语言结晶。古诗中产生的成语因其高度凝练和意境深远的特点,在现代汉语中仍被广泛使用。 二、典型成语案例解析 1. 青梅竹马 – 出处: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

    2025年3月26日
    430
  • fluently这个词怎么正确读出?

    “fluently”这个词的正确发音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部分: 音标: 英式音标:/’fluːəntli/ 美式音标:/ˈfluəntlɪ/ 发音步骤: 英式发音: /fl/:先发/f/音,即上齿轻触下唇,然后气流从唇齿间通过,发出声音;接着发/l/音,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舌头下滑,气流从舌两侧通过,发出声音。 /uː/:双唇收圆,向前突出,舌头后…

    2025年2月8日
    780
  • 瘙痒的读音是什么?一分钟学会这个难受感觉的发音!

    瘙痒的读音是什么?一分钟学会这个难受感觉的发音! # 一、瘙痒的正确读音 瘙痒的拼音是 sào yǎng,其中:– “瘙” 读第四声(sào),注意与”搔”sāo(第一声)区分;– “痒” 读第三声(yǎng),与”氧””养&#…

    2025年4月6日
    340
  • 倒打一耙怎么读?成语发音教学

    倒打一耙怎么读?成语发音教学 一、成语发音解析 倒打一耙(dào dǎ yī pá)– 倒(dào):第四声,注意与“捣(dǎo)”区分。– 打(dǎ):第三声,发音短促。– 一(yī):第一声,需完整发音,不可省略。– 耙(pá):第二声,易误读为“bā”,正确发音为“pá”(如“钉耙”)。 常见错误:&#8…

    2025年3月29日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