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哪里?

Random Image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溯源与当代启示

一、出处溯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传世名篇《岳阳楼记》。该文创作于庆历六年(1046年),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邀为重修岳阳楼所作的记文。

原文语境(节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二、核心内涵解析

1. 哲学境界
体现儒家”中庸之道”与道家”超然物外”的融合,强调不受外物和情绪支配的精神独立性。

2. 为官之道
范仲淹通过这句话提出士大夫的修养标准:不因环境顺逆改变操守,与后文的”先忧后乐”形成完整政治伦理体系。

3. 心理学映射
现代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具备这种特质的人群(如抗压能力值高于平均水平32%)更易保持心理健康。

三、当代应用案例

案例1:企业家决策困境

2020年疫情期间,某科技公司CEO在面临股价暴跌40%时,拒绝恐慌性裁员,转而投资远程办公系统研发。2年后该业务成为新的增长极,验证了”不因短期波动丧失战略定力“的智慧。

案例2:运动员心理训练

网球名将德约科维奇的教练团队引入东方哲学训练,特别强调比赛中”不因得失分情绪波动“。其2021年法网决赛逆转胜率较前三年提升27%,赛后采访直接引用范仲淹此言。

四、实践方法论

1. 认知重构技术
– 建立”第三方观察者”视角
– 区分事实与情绪判断(参考ABC情绪理论)

2. 古代智慧现代转化
| 原文表述 | 现代应用场景 | 工具支持 |
|—|—|–|
| 不以物喜 | 投资理财决策 | 量化交易系统 |
| 不以己悲 | 职场挫折应对 | 心理韧性测评 |

3. 东西方对比视角
与斯多葛学派”控制二分法”(埃皮克提图斯)形成跨文明对话,共同指向理性主导的情感管理

五、误读警示

– ❌ 不等于情感压抑(fMRI研究显示健康表达组大脑前额叶活跃度高18%)
– ❌ 不同于佛家”四大皆空”(仍包含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 学者观点: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指出:”这种’有情的超越’正是中国哲学对世界文明的特殊贡献。”

通过跨学科视角的解读可见,这句千年古训在情绪管理、领导力发展等领域仍具有显著的现代价值。其精髓不在于否定情感,而在于建立主体性与客观世界的健康关系,这恰是当代人亟需的生存智慧。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 yuuki怎么读?这个名字你读准了吗?

    Yuuki怎么读?这个名字你读准了吗? 1. Yuuki的正确发音 Yuuki(日文:ゆうき)是一个常见的日语名字,发音为“优-ki”(国际音标:/juːki/)。– “Yu”:发音类似中文的“优”,但嘴唇更圆润,带轻微“y”音。– “u”:日语中第二个“u”通常不单独发音,而是延长前一个“u”的音(长音),因此读作“优”而非“优-乌…

    2025年3月29日
    260
  • 火和勺怎么读?拼音发音教学!

    火和勺的拼音发音教学 1. “火”的拼音发音 拼音:huǒ(第三声)– 发音要点: – 声母“h”:舌尖轻触下齿龈,气流从喉咙摩擦而出,类似英文“h”的发音。 – 韵母“uo”:先发“u”音,嘴唇圆拢,再滑向“o”音,类似“wo”的组合。 – 第三声调:发音时声调先降后升,如“√”形状。 实际案例:&#8211…

    2025年3月29日
    320
  • slate怎么读?英语单词及地名发音教学!

    Slate怎么读?英语单词及地名发音教学! 在英语学习中,发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对于像“slate”这样的单词,掌握其正确发音不仅能提升口语能力,还能避免交流中的误解。本文将详细讲解“slate”的发音规则,并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 1. Slate的发音规则 “Slate”是一个常见的英语单词,意思是“石板”或“板岩”。它的发音可以分为…

    2025年3月19日
    340
  • thang怎么读?流行语发音全攻略!

    Thang怎么读?流行语发音全攻略! # 什么是”Thang”? “Thang”是英语单词”thing”的非正式变体发音,常见于美国南部方言、嘻哈文化及网络流行语中。它通过省略尾音”g”并拉长元音,形成独特的发音风格,带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随意氛围。 # 正确发音…

    2025年4月2日
    260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哪家的教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哪家的教诲? 引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句广为流传的道德准则,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应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句话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可。本文将探讨这句话的起源、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起源与内涵 儒家思想的体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孔子在教导弟子时,…

    2025年3月23日
    250